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,亦名为姜灶港,原是一个东靠黄海的港汊,2000多年前,北方战乱频繁,百姓为了求生,寻求太平,迁居至此,这里便成了当时的“世外桃源”。江南人特别是崇明人也迁徙到这里置灶烧盐,以此谋生。唐朝廷在沙洲专门设置了盐官,管理盐业生产,并征收赋税,久而久之,逐渐形成盐场。一个盐场分为10个灶区,每个灶区分辖若干灶户。姜灶港区的灶户盐民头领姓姜,人们便称此地为“姜灶港”。

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镇

姜家煮盐出了名,引来了四乡八里的人来此聚居,逐渐形成靠江临海的小集市。其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制盐业、运输业、商业集于一体的古镇也随之初显雏形。再后,随着海岸向东延伸,姜灶南侧形成长江泥沙冲击的滩地,逐渐成为内河运输要地之一,古镇也兴盛了起来。到晚清时期,姜灶港已是店铺林立、商贾云集、交通便捷、市场繁荣的通州大镇。

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供销社

姜灶镇还有一个名称叫月星镇,这个名称与沈氏家族有关。清末民初,姜灶镇的镇南街市面繁荣、居民富庶,尤以沈家为最。族长沈燮均(字敬夫),出身书香门第,早年考中秀才,与张謇是至交,任通崇海花布总商会会长,专营土布,在当时是比较有名的花布商,土布行销东三省。沈燮均生活简朴,乐善好施,积极参与慈善事业,支持教育事业。在张謇创办大生实业最困难时,沈燮均伸出援手,给了张謇有力支持。当时,大生纱厂因流动资金不足,张謇在上海借贷无着,一筹莫展。此时,沈燮均建议,尽现有棉花纺织,然后卖纱买棉花,继续周转,使大生纱厂终于渡过了难关,得以存续,张謇称他为“始终忠勇可敬”。当时,沈家家眷多住姜灶老街,沈燮均特地邀请了精通易经的行家,将老街的房屋按照“七星卦”的原理精心修建。所以,周边的老百姓又称姜灶镇为“月星镇”。

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老街

姜灶镇有条通向市区的大运河,可通长江。20世纪50年代初,海安、如皋等产稻区经常有大驳船将大米等运到姜灶镇来贩卖,姜灶周围的小集镇,如张芝山、川港、三圩头、三合口、磨框镇、新镇、油榨、正场的农民也纷纷到姜灶大运河上作交易。所以,买家、卖家为了方便、顺口,把交易地点称为“河上”,临近的乡民也就把姜灶称为“河上”。至今还有少数老年农民称自己为“河上人”。

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老街

姜灶镇上的老街原来都是一丈宽的卵石铺设的石街,主街是一横二竖。一横短,二竖长,形状就像一杆耥网。一横是耥网的顶杆,二竖是耥网的竹竿,所以人们称它为“耥网街”。

姜灶老街的街面房屋比较特别,房屋的朝向不是正南正北的,而是朝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,整条街的方向也说不准,小石块铺设的街面都有弧度。当年姜灶镇经营贸易十分发达,周围五六里外的农民、小商贩、小手工业者等都到姜灶来购物、经商。但往回走时,由于方向摸不准,转来转去往往又回到了镇中心。所以,很多来过的人说姜灶镇是“磨盘街”。

通州地名来历:姜灶地名说

姜灶中学

抗日战争时期,日军经常到磨盘街“扫荡”,由于方向不明,往往被弄得晕头转向,进去容易出去难,有被新四军及游击队“瓮中捉鳖”的,有被群众用扁担等劈死的,所以日军又称姜灶镇为“鬼头街”。

文/通州历史文化研究会

内容来源:今日头条
角标
继续阅读(剩余50%
我要举报